一级毛片韩国_久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_影音先锋中文在线_欧美日韩偷拍自拍

圖片加載錯誤
新聞詳情

實現書店與商圈的雙向奔赴

發布時間:2024-01-30 作者: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閱讀量:4093

2023年12月31日,萬圣書園遷入北京市海淀區五道口購物中心;2024年1月5日,PAGEONE北辰薈分店開業;1月20日,位于五棵松萬達廣場的方所北京店開張……歲末年初,多家品牌書店入駐北京商圈,在此寒冬為書香北京建設注入新生活力。書店與商圈的合作,一方面實現了書店本身的構想,另一方面與商圈定位和消費人群相適應,實現了書店與商圈的雙向奔赴。

互補效應持續釋放

“目光回溯到20年前,光合作用選址便在商圈;2011年,PAGEONE在北京開始生根發芽,隨后十幾年的發展也沒有離開商圈;有‘最美書店’之稱的鐘書閣、民營連鎖體量最大的西西弗,家家都在商圈內……”回顧實體書店與商圈的合作歷程,書萌創始人孫謙細數了許多為大眾熟知的“常客”。

隨著電子書的出現以及來自線上渠道的競爭壓力,實體書店紛紛探索線下渠道生存新路徑。雖然當下書店與商圈的合作已成為一種常見模式,但書店經營的窘境依然存在,甚至所受影響不斷加劇,這讓我們要以一種新的眼光去看待書店與商圈的磨合。

“一些品牌書店入駐商圈之所以能產生‘1+1>2’的效應,其根本邏輯在于:書店與商圈之間具有天然的互補性,可以相互賦能。”在北京發行集團外部董事劉明清看來,書店與商圈的合作是水到渠成,二者具有相同的目標、相同的需求,實現了志同道合的雙向奔赴,“現在的品牌書店強調裝修設計與購書場景、閱讀環境的打造,將咖啡、飲品、文創等元素融入其間,使得書店兼具閱讀、休閑、社交與文化消費、文化活動等多重功能。書店入駐商圈,等于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增值’服務,同時也為自己增加了讀者客流,擴大了服務范圍。”

1月5日,PAGEONE北辰薈黑膠主題店開業,總面積400余平方米,分為一層、一層半及二層區域,設黑膠唱片區、閱讀區、咖啡區、活動區、展覽區等多功能空間。除了陳列的近3000張古典和流行唱片外,還有多款黑膠唱片播放機以及豐富的黑膠主題文創衍生品、精美八音盒等音樂類文創產品配合展陳。“新店受到了較大的關注,讀者評價也比較高。截至目前,PAGEONE北辰薈店在大眾點評上仍然是‘北京市書店音像熱門榜TOP1’。”PAGEONE總經理陳鵬介紹道。

“PAGEONE在北京的6家門店,除了花園胡同店是一家位于文化產業園內的社區書店,其他五家都處在北京的核心商圈里,是與商圈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陳鵬表示,商圈的品質化發展和特色化經營離不開文化藝術等內容的增色,雖然文化藝術內容的呈現方式和載體有很多種形式,但品牌化的優質書店有其獨特優勢,會受到很多商圈的青睞。

與此同時,書店與商圈的合作也并不是一勞永逸,除了周密地籌備、系統地評估之外,還需要書店與商圈共同發展。陳鵬介紹道,PAGEONE對于新店的選址會有一套較完整的內部評估標準和流程,比如項目的整體定位是什么,是否和PAGEONE的品牌理念契合?項目的品牌組合是什么,是否會與PAGEONE相互形成引流合力?項目所在的區位公共交通便利度如何?“作為書店經營者,需要知道商圈對于書店的需求點是什么,書店要發揮自身在文化內容方面的優勢,與商圈的發展結合到一起,如此才能實現共贏,而不是被商圈輕易淘汰掉。”陳鵬認為,書店與商圈的合作需要雙方都秉持長期主義的心態,才能看到長效收益。

文化需求持續增強

有許多書店誕生于商圈,其成長亦扎根于商圈;也有的書店在變化的環境中,找到了與商圈合作的契機而走入商圈。不變的是,書店都以自身的文化價值與美學追求,影響著消費空間的氛圍與氣質。

2024年,方所北京首店選擇了海淀區五棵松的萬達廣場,為京西再添新的公共文化空間。“商圈的核心功能不僅在于銷售,也是在向消費者傳遞生活觀念、提供生活方式、營造文化氛圍,從而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提供多樣性與想象空間,這也是方所想要帶給讀者的體驗和感受。”方所創始人毛繼鴻談道,當前,人們對于文化消費的需求實際上在不斷提升,對于品質和體驗的要求也不同以往,書店努力提升文化服務質量,也是想影響人們從認知層面不斷改變,即人除了物質消費之外,還有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和追求。

方所北京店項目負責人劉善琴認為,書店與商圈的合作越來越密切,是因為二者的功能與發展路徑有了更好的融合,“書店的功能在外溢,商業也在進行人文品質的提升,這是二者能夠建立更好合作關系的銜接點。”

在談到與方所北京店的合作時,萬達商管集團副總裁許粉說:“在思考業態布局的時候,為什么會想到方所呢?因為當我們看到陽光灑滿這個中庭空間時,想坐在這里喝一杯咖啡,看一本書,將會非常愜意。給消費者提供這樣一個空間,是我們商業人應該做的。”

“現在的品牌書店往往都特別注重讀者定位與圖書選品,對于愛書人、讀書人而言具有特殊吸引力。這些書店進入商圈,毫無疑問可以大大提升后者的文化品格與文化氛圍,也一定會吸引一部分愛書人、讀書人到商圈的消費場景中去。”劉明清說道,書店獨有的氣質也會吸引不同的讀者群體走進商圈,這是書店這種文化特性所帶來的客戶黏性。

2023年年底萬圣書園的搬遷,讓許多老讀者牽掛著它的改變,但更多的是追隨。“相比于它搬進商場會產生的各方面變化和影響,我更不想看到它倒下。只要萬圣的氣質和風格不變,它搬到哪里我就會跟到哪里。”多年來,讀者陳先生一直是萬圣書園的忠實讀者。他告訴記者,之前聽說萬圣要搬進商場,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但是走進新店時,一如既往感受到了萬圣的風格,拿起一本書,就能進入自己的世界。雖然對于萬圣書園的老讀者來說,萬圣走進商圈可能意味著要與更多人分享這份閱讀和遐想的空間,但大家更看重的是它的“存在”。

政策利好激發文化動能

多年來,北京市實體書店扶持項目作為強有力的后盾,鼓勵書店在提供文化服務、專注圖書主業等方面持續提升品質,為許多優質書店減少了后顧之憂。2023年12月,北京市新聞出版局發布《關于公布2023年北京市實體書店扶持項目入選名單的通知》,共有307家書店獲得項目扶持。其中,“進校園、進商場、進園區”的書店可申請“三進”書店獎勵,反映著北京對于書店與各類多元場景建立合作的支持。

“北京實體書店的扶持政策放眼全國都是最實在、最有效和最及時的。”孫謙認為,北京實體書店的功能性不僅在于提供閱讀消費場景,也在于發揮文化空間的社會效益。當前書店行業正面臨著從零售賣場向閱讀服務轉型,書店未來服務的對象不僅僅是單個的C端客戶,還會面向政府和企業,向G端和B端展示文化的魅力和藝術的美好,黨建活動、文化沙龍、親子閱讀、藝術展覽等都是書店可以做的方向。書店可以把知識、文化、藝術、科學更好地推廣到社會中來,真正實現閱讀服務于人,閱讀服務于生活。

許多商圈也向書店伸出橄欖枝,表達出對書店的重視。“一些有文化遠見、有經濟實力的商圈運營者,對吸引高品質網紅書店、品牌書店持歡迎與支持的態度:如承諾給予一定年限的低租金優惠政策,甚至不乏給予書店裝修補貼的情況。北京良好的營商環境,讓全國一些知名品牌書店、網紅書店紛紛入駐北京商圈,成為一股不小的文化新潮流。”劉明清相信,在多方合作的力量之下,北京書香城市建設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