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國書博會看出版發行行業趨勢—— 下好“一盤棋”連成“一條鏈”繪就“一幅圖”
這幾天,全國讀者熱情最高、作家密度最高、好書含量最高的地方,當數在山東舉辦的第三十二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的現場。作家曹文軒在書博會上說,每一次書展就像是一次“點火”,讓你看到亮光。對出版社而言,書展同樣也像是一次“點火”,讓大家可以把前進的道路看得更清楚,更好地感受到如何下好“一盤棋”、連成“一條鏈”、繪就“一幅圖”。
“一盤棋”,是精品圖書的規劃棋
走進“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展暨全國圖書精品展的場館內,人流如織,1000余種精品圖書集中亮相,這些反映中國精神、記錄時代發展、承載國家記憶的精品之作,吸引不同年齡段讀者駐足流連。當《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置身其中,更能體會到從不同角度闡釋時代主題的重磅精品讓人目不暇接。
除了精品展,其他展區也紛紛拿出自己的“拿手絕活兒”,其主展臺都著重陳列近年來榮獲重大出版獎項的主題重點圖書、獲“中國好書”等榮譽的精品圖書、市場反響較好的暢銷圖書等。走到湖南出版展區,可以看到展臺正中央,《共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新質生產力》《親愛的人們》等整齊陳列于精品書展臺上,吸引讀者駐足翻閱。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編輯謝清風告訴記者,近年來,中南傳媒通過創新選題策劃機制,啟動“中南好書”評選,建設北京出版孵化中心,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支持辦法,加大青年編輯培養力度,各出版社精品生產動能得到有效激發。
中國出版集團帶來近4500種、約5萬冊精品圖書,其中涵蓋《習近平引用詩詞釋讀》《為什么是鄧小平》等重點出版物。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攜2000多種精品圖書參展,展臺上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國式現代化》《第一次遇見馬可·波羅》等作品,生動呈現集團強化精品戰略的新氣象、新成果。廣西出版傳媒集團帶來2700多種圖書,重點展示了今年推出的《大道》《新聲》《鳳凰飛》等。
全國書博會第四次花落濟南,作為東道主,書博會上自然少不了濟南本地出版機構的參與。連續3年都參與了整體布展的濟南出版社總編輯助理張雪麗認為,參加書博會“特別好”,圖書展陳的過程能進一步梳理自身的出版優勢,觀展的過程中也能進一步看到與其他出版社的差距。
張雪麗介紹,此次是濟南展區單獨設展的第三年,濟南出版社把近年來圍繞出版高質量發展推出的近1600個品種的精品力作全部展出,圖書品類數量比上屆多出一倍,屬歷屆之最。中心展臺展出的《為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贏得民心》《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跳出歷史周期率》等,均為“勵新”系列中的力作。“近年來,我們不斷聚焦精品戰略,實施‘百部紅色精品出版工程’,推出‘勵新’品牌系列精品力作。社里通過這個工程擰成一股繩,在品牌引領下系統化標準化實施,更利于打造精品。”
“一條鏈”,是出版發行的產業鏈
記者在書博會上看到,出版的業務范圍越來越廣,研學、文創IP等,成為越來越多出版發行機構的業務拓展方向,挖掘圖書內容、拓展經營范疇、打通服務鏈條,被眾多出版機構視為可挖掘的“大市場”。
研學已經成為新華書店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從出版到印刷到發行,各個環節都參與其中。“思政課進書博會”成為一景,這是濟南出版社聯合相關教育部門組織的公益研學活動。北京新華印刷有限公司的展臺上介紹了其開展的“一本書是怎樣誕生的”活動,工作人員趙洪告訴記者,公司從去年開始組織研學活動,特別受學生歡迎。
全國新華研學協作共同體展位上展示了全國各地新華書店打造的研學基地和開展的研學課程。例如,山東新鏵文旅發展集團已在曲阜、沂蒙和濰坊建立了3個研學基地,湖南新華啟承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開展了張家界研學實踐活動課程。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吉林省新華書店集團與山東新華書店集團在書博會上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就康養慢旅行、融合培訓、文旅產業開發等方面達成戰略合作,推動文旅融合。
許多展臺都推出多種多樣的文創產品,不僅有傳統的折扇、團扇、陶瓷、絲綢,還有年輕人喜愛的抱枕、毛絨玩具、首飾掛件等。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書博會現場發布的“李雷與韓梅梅”IP,用一波回憶殺來打造品牌;山東文藝出版社展臺上印著“四大名著”的馬面裙引得參觀者紛紛駐足觀看;中共黨史出版社用毛主席詩詞打造的文化衫、扇子等,受到參觀者的喜愛;在云南展區,出版商圍繞《青銅古滇國》等新書制作了碟子、茶杯、絲巾等文創。
書籍不只是可以“穿戴”、可以“游玩”,很多“網紅”也乘著書香之風來到讀者面前。網紅大熊貓萌蘭、花花、福寶、香香都來了。在四川出版展區的“熊貓書店”展臺上,鑰匙扣、書包掛件、手機支架等各種各樣的精美熊貓文創憨態可掬,收獲了大批前來觀展觀眾的喜愛。工作人員吳瑤告訴記者,僅7月27日一天,“熊貓書店”就賣出了200多款共計2萬多元的產品。
“一條鏈”里,出版發行機構還可以更深入地參與到全民閱讀中。“從這次書博會可以看出,未來全民閱讀和圖書銷售會結合得很密切。”陜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煒說,因為一般圖書銷售不斷下降,依托平臺和大V也只能“賠錢賺吆喝”,“我們還是需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參與到文化閱讀過程中,讓出版人、作家多和讀者見面,讓最懂書的人把閱讀活動搞好”。
“一幅圖”,是深度融合的發展圖
7月27日,記者在濟南出版社與數傳集團共同打造的元宇宙出版展區采訪的20多分鐘內,不僅有一波接一波的小讀者戴上裝備體驗,還有三波出版社同仁前來“取經”交流。在展會現場,記者看到從《山海經:中國神獸圖鑒》《飛翔的鳥窩》等單本書的數字化呈現到元宇宙出版、AI編輯工作室等數字化項目,展會上數字出版項目越來越多,多個項目都應用了最前沿的技術。
“元宇宙圖書借助人工智能、數字孿生、區塊鏈等多種新興技術,形成圖書內容、現實世界的數字化重建。”濟南出版社總編室主任葛生舉例,《紅色印記》是濟南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講述城市紅色歷史的圖書,通過將該書內容數字化,讀者仿佛穿越時空,親身體驗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目前,紅色印記、悅讀空間等多個元宇宙項目已經走進校園。
除了元宇宙項目,該展區展示的AI編輯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人體驗。AI編輯工作室匯聚了15位各具特色功能的AI編輯,從選題策劃到內容創作,從編輯校對到發行營銷,提供全流程智能化幫助。
在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展區的“暢游幻境,探秘神獸”——山海勝景交互體驗專區,記者沉浸式閱讀了《山海經:中國神獸圖鑒》。通過一款動作識別器,讀者可以與虛擬場景里的神獸互動,實現觸摸神獸、召喚神龍等,甚至可以和神龍一起遨游天際。該書作者劉浩介紹說,《山海經:中國神獸圖鑒》出版后,該書的數字化呈現一直在升級,裸眼可交互的沉浸式閱讀體驗是最新的數字化版本。
在少兒展區,探索月球等AI項目吸引了很多小讀者體驗。在炫酷的數字技術展區逛累了,記者在手機上搜索“悅享書博會”微信公眾號,問書博會AIGC智能吉祥物麒麟書童去哪里吃飯、有哪些閱讀分享活動、展場什么地方有手機充電寶等,它都可以用語音和文字兩種形式回答。
從展會服務到展示項目,走在書博會現場,可以鮮明地感受到數字化技術正深度融入出版產業的各環節,這也是當下出版產業發展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