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毛片韩国_久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_影音先锋中文在线_欧美日韩偷拍自拍

圖片加載錯誤
新聞詳情

圖書出版的現狀、機遇與應對

發布時間:2024-12-25 作者:江 華 來源: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閱讀量:6793

在數字化浪潮沖擊下,圖書出版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從超常規增長到調整徘徊,再到新的增長階段,我國出版業的發展呈現出多元化和復雜化的特點。我們既見證了傳統出版的黃金時期,也面臨著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壓力和挑戰。本文梳理圖書出版的現狀與機遇,從筆者自身工作經歷出發提出當下的應對之道。

圖書出版現狀

受數字化轉型、讀者閱讀偏好的轉變以及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圖書出版業在經過長期快速增長之后,目前已過渡到增速更為穩健的時期。市場整體仍在增長,但增速有所減緩。

市場閱讀需求持續上升

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使得全民對閱讀的需求呈上升趨勢。《全民閱讀促進條例》的出臺,進一步推動了閱讀文化的廣泛傳播和層次提升。在圖書市場表現如下:

2021年圖書出版實現營業收入1082.2億元,增長12.3%;利潤總額190.1億元,增長16.0%。全國共出版新版圖書22.5萬種,同比增長5.4%;重印圖書30.4萬種,同比增長10.4%;總印數118.6億冊(張),同比增長14.4%;總印張1065.9億印張,同比增長16.0%。

教材教輔和一般圖書市場呈現穩健增長趨勢。2022年我國圖書出版總定價約為2273.85億元,其中小學、中學課本占比較重,分別占26.36%和33.98%。

數字出版強勢增長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給圖書出版行業帶來了根本性的變化。據統計,中國數字閱讀產業總體規模,2021年達415.7億元,同比增長18.23%;2022年,達463.52億元,同比增長11.50%。

大眾閱讀、教育閱讀和專業閱讀構成了市場的主要板塊,大眾閱讀在閱讀中占據主導地位。據《2023年中國數字閱讀行業市場研究報告》,2022年我國數字閱讀市場總體營收463.52億元中,大眾閱讀實現營收335.91億元,市場份額占比為72.47%。掌閱科技作為全球領先的數字閱讀平臺之一,2022年總營收25.82億元,其中數字閱讀平臺的營收增至22.29億元。

實體書市場壓力增大,圖書零售市場出現負增長

2022年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為871億元,同比下降11.77%。實體店渠道同比下降37.22%,平臺電商同比下降16.06%。而短視頻電商實現正增長,同比上升42.86%。

從2017年至2022年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的變化來看,2020年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其中數字閱讀對實體圖書市場的沖擊是一個重要因素。

版權資源競爭加劇

國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和閱讀習慣的養成,使得圖書市場呈現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這直接推動了對優質版權資源的爭奪。一方面,主題圖書、教育類圖書和少兒讀物等細分市場保持旺盛需求;另一方面,數字化閱讀、有聲閱讀等新型閱讀方式逐漸成為主流,進一步加劇了對版權資源的競爭。中國圖書市場版權資源的競爭正在成為行業發展的一個核心議題。

圖書出版新機遇

習近平文化思想強調文化自信是民族復興的重要基礎。圖書出版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承擔著傳承和增強文化自信的使命。在新形勢下,圖書出版行業也迎來了新機遇。

強化文化自信

國家鼓勵出版行業深入挖掘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通過圖書講好中國故事,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國際交流互鑒

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當下,圖書出版被視作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途徑,通過“走出去”工作,傳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文明進步。

數字化轉型

新質生產力推動了圖書出版的技術創新,新的技術手段如數字化、人工智能等正在逐漸應用于圖書出版領域。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出版的效率,還為讀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閱讀體驗。例如,通過數字化技術,圖書可以轉化為電子書、音頻書籍等多種形式,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

全民閱讀推廣

國家推動全民閱讀氛圍的重燃,通過線上線下多元發力,如“直播+短視頻”薦書等方式,創造流量高地,促進圖書銷售。

國際傳播能力提升

構建更有效的國際傳播體系,提升中華文明影響力,圖書出版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國際組稿、聯合出版等方式,拓展國際出版的深度和廣度。

新形勢下圖書出版的新機遇在于強化文化自信、促進國際交流、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廣全民閱讀以及提升國際傳播能力,這些均為圖書出版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圖書出版應對

出版的實質是將內容轉化為版權。無論是實現圖書出版價值上的文化傳承和傳播、滿足新形勢下全民閱讀對數字化轉型的要求,還是應對出版業對優質版權資源的競爭,在新質生產力的要求和推動下,都更要求出版社強化內容為王,注重圖書內容的質量、深度與市場趨勢和讀者需求的緊密結合。而注重選題策劃、內容創新,才能有效提升圖書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

作為出版人,我們深知融合出版是大勢所趨,但對于紙書編輯而言,用紙質出版固化版權,在選題上精心思考、內容上精耕細作,在當下諸多方面仍大有可為。

創新主題出版

主題出版不僅要傳遞國家意志,更要貼近群眾,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談及主題出版,總讓人聯想到紅色的封面背景,嚴肅的中國革命史、英雄人物事跡,關于意識形態和政治思想內容的教育,給人以主題出版只有社會效益難以兼顧經濟效益的刻板印象。而作為出版者,如果在選題上,無論是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大主題,還是涉及新時期我黨治國理政、人民生活進步的細化主題,都能在內容上多講故事、少發議論,多講實事、少上價值;封面破除唯紅色不可,與做其他人文社科書一樣,封面以獨特出眾為第一設計理念;內容寫作既符合黨和國家對主題出版的要求,又同時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閱讀口味,這樣的主題出版物便可實現雙效俱佳。

拓展大眾圖書市場

大眾圖書市場已成為圖書市場的主體,心理健康、老年人生活指導等細分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在探討大眾圖書出版領域時,我們不可忽視心理健康類圖書的重要性。這一領域的閱讀需求,在時代飛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人們的“三觀”每天被猛烈沖擊的現代社會,顯得越發旺盛。職場競爭、人際交往、升學就業,都給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過去的遺憾、當下的困惑和未來的焦慮,每天都在碾壓人們脆弱的神經。其中,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大學生如何應對當下巨大的升學、就業壓力,等等,都需要出版界投入更多的關注,開發更多有針對性的、能提供心理解壓和疏導的優質選題。

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中國老年人群體在閱讀人數和閱讀需求方面,不僅不容忽視,還應更加重視。時間的推移,50后、60后人陸續步入退休生活。他們是具有較高文化水平和道德觀念的一代人,他們在文化層次、精神追求和消費觀念上與以往的退休老人有很大不同。他們是與國家命運共沉浮、有精神信仰、相信科學知識、有人生追求的“新老人”。恰恰是他們,對紙書有偏愛,在閱讀時間和圖書消費上有能力、有意愿。這些“新老人”渴望在退休后,還能與社會、與子女、與時代保持緊密聯系,他們是物質需求已得到滿足,但精神需求缺乏子女和社會關愛的一代。在當下諸多養生、書法、繪畫、菜譜、種花養魚等傳統主題之外,出版界應深入思考、挖掘更多切實符合他們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的圖書。像如何適應退休生活的心理調適方面的書,人生新階段與社會、與子女和諧相處生活指導書,以及日常如何安全投資、預防詐騙等理財方面的書。

“走出去”是圖書的方向

圖書出版被視作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途徑。推動中國圖書“走出去”,可以展示中華優秀文化,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時下,中國的發展為全球矚目,中國多樣的地理景觀、豐富的民族文化習俗,始終對西方世界保持著一種神秘的吸引力。在“一帶一路”的倡導下,出版行業應當做更多動作,擴大中國出版、中國文化在全球的影響力:

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中醫、中藥和中國烹飪,因其普適性和實用性,深受外國人喜愛,這類出版物不涉及意識形態差異。注意確保翻譯的準確性,這類作品便可構成中國文化順利“走出去”的基礎。

對外漢語教材的開發。隨著中國在國際地位上的凸顯,漢語學習已成為全球語言學習者的重要選擇。同時,考慮海外華人華僑對子女漢語教育也有需求,因此,對外漢語教材的版本開發需要考慮滿足不同層次學習者的需求。

展示國人生活及精神風貌的書籍。隨著互聯網國內外自媒體博主對中國介紹的增多,中國驚人的發展速度,激發了國外友人對現代的中國、社會和中國人意欲更多了解的興趣。展現中國現代風貌、文學藝術及日常生活的書籍自然會越發被外國關注。講述新時代中國和中國人的故事,是文化“走出去”戰略的重要一環。

優質少兒圖書的海外推廣。中國的少兒圖書以其積極的內容、漂亮的裝幀、精美的印刷,被東南亞等農業見長的國家所喜愛。與四大名著相關、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優質少兒圖書,更受歡迎。

綜上,新時代背景下,我國圖書出版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但總體來看,出版行業的發展前景依然樂觀。AI技術在出版行業的應用,必將提升出版行業的生產力和效率。出版人需要做到的,就是牢牢把握市場趨勢,不斷創新和適應變化,以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