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出版商應將AI視為朋友而非敵人?
“人工智能正像一顆流星向我們飛來。”諾亞通訊服務公司(Noah Wire Services)聯合創始人伊凡·馬索(Ivan Massow)說道。該公司正通過人工智能驅動的出版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市場定位和B2B業務實現變革。馬索認為,對于商業而言,人工智能無疑是一場顛覆性的浪潮,相當于將200年的農業革命壓縮到兩年內完成。但如果企業擁抱它,它也可以成為企業的朋友。
諾亞通訊服務公司(以下簡稱“諾亞”)正是這一理念的踐行者,諾亞以73種語言掃描來自120萬個信息源的460萬篇新聞稿和事件,即時向出版商提供根據不同偏好的定制化新聞內容。
諾亞提供的內容并非人工智能生成,而是實時發布的100%真實新聞。該公司能夠為雜志、新聞簡報和市場報告尋找未被廣泛報道的故事、創意和數據。諾亞將會提供一份草稿,既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由記者進一步修改或作為深入報道的基礎。
諾亞通過API和RSS訂閱連接所有新聞稿發布機構,并監測幾乎每個國家發生的新聞事件。伊凡·馬索表示,所有內容都會使用人工智能來閱讀,以便真正了解文章的含義。“我們并非從這些數據中簡單學習,只是明白新聞無處不在,并試圖智能地理解它,打破傳統關鍵詞搜索和趨勢算法的局限。”他解釋道:“我們正在用人工智能的力量改造舊的搜索技術,以打造極其高效地搜索新聞的方式。”
在談到面臨的挑戰時,馬索坦言,實際遇到的挑戰比他預想的要復雜得多,有時甚至覺得遇到的障礙難以逾越,但又會在不知不覺中解決掉。人們最大的挑戰是接受自然語言提示并找到所需的內容。例如,對一家LGBT雜志來說,想要在巴塞羅那找到LGBT友好的餐廳,就必須進行大量的文字搜索,去閱讀數百萬條新聞和通訊。但這也未必可行,因為有時人們會使用“餐廳”這個詞進行搜索,但信息中卻會出現“餐館”這個詞。因此,諾亞已經成功找到一種更智能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
馬索還透露,諾亞的目標是成為B2B市場的路透社。他們希望為B2B出版物提供與大型高端出版物相同的權力,這些出版物想要獲得財務數據時,需要向路透社支付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美元。因此,他們的一些出版物是非常小眾的。以《新土木工程師》(New Civil Engineer)為例,該雜志面臨降低廣告成本的壓力,從紙質出版轉變為幾乎完全數字出版。他們從上世紀90年代擁有50名記者的輝煌日子,減少到如今只有3~4名記者。這些記者把所有時間都花在尋找有趣的新聞上,幾乎沒有時間撰寫真正的新聞報道。
馬索說:“使用我們的技術,他們可以與所有垂直領域的人交流。以前他們找不到任何港口工程的新聞。現在,每天至少會有一篇,也許多達7篇。因此,一名記者可以找到新聞故事,而其他記者則可以進行真正的寫作,比如采訪港口工程師。”《新土木工程師》如今做得越來越好,擁有了更多的讀者,而記者也不必再撰寫小消息,可以作大型調查報道或進行真正讓人感到自豪的采訪。
關于人工智能的爭議之一是,人類如何在使用技術的同時,不讓它完全取代自己。馬索表示,諾亞致力于實現記者與人工智能的有效合作,在確保記者不錯過重要內容的同時,提升記者的工作效率。據他了解,記者們每天收到數千封電子郵件、WhatsApp消息和LinkedIn消息,但當他們想找新聞故事時,卻無法在收件箱中找到。因此,諾亞希望解決這個問題。讓人工智能閱讀所有內容,然后告訴記者他們的垂直領域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