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出版業破局之道
2025年開年,《哪吒2》的爆火給做電影、做IP、做文化產業的人注入了強心針。盡管出版行業也有爆品亮眼,但相關數據依然不樂觀,2025年出版業仍然面臨多重挑戰。中金易云監測的圖書銷售數據顯示,2024年圖書市場碼洋為1111.64億,同比2023年下降10.50%,當剔除文教類的剛需產品后,其他大類圖書銷售同比下降17.23%。數據背后,折射出出版行業正在經歷的結構性變革。2025年,出版從業者該何去何從?
01 渠道重構深層影響
中金易云數據顯示,2024年傳統電商整體呈持續下行趨勢,第三季度(暑期、開學季)同比降幅持續擴大。文教類作為渠道銷售的支柱類別,占比48%,同比增幅51.04%。
從2024年的短視頻電商銷售情況看,科技類增幅最高,為71.69%,受部分健康養生類圖書熱賣的拉動,如廣東新華和化學工業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漫畫講透黃帝內經》,將原本學術性、理論性較強的圖書以漫畫的形式重新打造,在平臺上熱銷超百萬冊。
這也是此次“2025年出版機構超強增長特訓營” (詳見文末)在以往童書板塊基礎上,增設教輔助學板塊案例以及生活養生書爆款案例解讀的出發點,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拓展了“以養生賽道”融合創新產品的項目解讀。
不難發現,在紙質圖書渠道分化的當下,長尾效應基本喪失。專業化、垂直優勢領域的深度耕耘將成為出版機構長久發展的必經之路。
因此,基于各自領域的長期積累,深挖細分市場需求,跳脫紙質出版的單一桎梏,真實地拓展多元服務形態,是我們希望聯動出版機構深化企業轉型的重要一步。
02 內容消費代際變遷
2024年以來,“谷子經濟”爆發式增長,甚至市場份額已超過圖書。艾媒咨詢數據顯示,興起不久的谷子經濟市場規模增至1689億元,預計2029年整體市場規模有望達3089億元。Z世代(1995~2009年出生)是“谷子經濟”主力消費人群。其消費特征呈現“三化"趨勢:知識獲取碎片化(單次閱讀時長下降至19分鐘)、內容需求圈層化(二次元圖書銷售增長47%)、價值認同情感化(IP衍生書占比突破22%)。《2024中國青年消費趨勢報告》顯示,超過30%的年輕人會為情緒價值療愈身心而消費。這種消費模式反映了年輕人渴望情感共鳴和高層次生活的需求。
市場紅利彰顯的同時,我們也需要看到,IP衍生品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是人才門檻,做書和做周邊的人才需求不同。二是供應鏈,周邊產品涉及各種材質和形態,供應鏈非常復雜。三是衍生品沒有像圖書那樣規范和成熟的渠道。四是同質化,一方面是門檻低,在供應過剩的市場里不可能有大利潤,另一方面是周邊產品的授權基本都是非獨家,這就意味著很多家都圍繞一個IP來做產品。
因此,“年輕人經濟”該怎么捕捉有效需求,怎么提升市場參與者的競爭力和變現力,如何圍繞自有IP,線下強化用戶體驗,線上通過內容營銷驅動轉化,短視頻提升IP曝光,探索IP增值路徑。是我們此次在特訓營課程中增補二次元、文創創新等模塊的出發點(詳見文末)。
03 AI將快速提升企業效率
2025年,AI應用環境悄然發生變化,尤其是Deepseek橫空出世,快速推動了“落地應用”趨勢的明晰,出版發行業激流勇進,大量機構正從對AI技術觀望、宏觀趨勢把握以及借由工具“快速獲取信息”逐步升級為“解決復雜問題”,甚至是“落地解決問題”,并且更加注重直接可衡量的成效。此外,我們不難發現,公開的大語言模型例如ChatGPT、DeepSeek等,雖然也能完成復雜信息等提煉,但容易產生“AI幻覺”,需要人工進行信息二次核驗。
正是基于這樣的需求變化,今年特訓營課程模塊,我們聯合看山科技和觸訊科技打造2天沉浸式落地實操訓練營,全程“電腦實操”“項目演練”“一對一解答”,讓出版從業者掌握各類AI工具運用,將成果迅速轉化到工作流程中。諸如,文稿加工審校、文案生成、內容創作、圖片視頻生成等,切實提升工作效率,進而使整個企業提質增效(詳見文末)。
此外,關于進化越來越快的AI,一個不可忽視的聲音是,AI將取代出版流程的許多工作,尤其是基礎、重復性工作。我們的看法是,有了AI后,出版能做的事情反而會變多,策劃人將騰出更多精力做創造性的內容研發,深入到讀者(文化品消費者)一線去做洞察,幫助他們落地服務方案。
04 創新突圍實踐樣本
我們探討2025年的出版破局之路,必須看到出版從業者在“逆勢”中的積極行動。
營銷傳播生態重構。近年,自營渠道的構建成為出版機構重要議題之一。典型案例包括上海譯文出版社從2020年開始真正布局自營銷售體系。2024年年底,該社的自營業務比重超25%。自營業務要健康成長,底層基礎工作就是配套建設自營物流體系和客服體系。該社在搭建天貓旗艦店時已經同步建設了自營物流,又在2022年6月將整個物流從原來的1500平方米擴建到3000平方米。此外,備受業界關注的譯文社“七海文創”、自營造節和線下展覽為自營業務引流。可以說,文創不僅成為近年出版機構的營收新項目,也捕獲了更多線上線下流量,為多平臺注入了新的銷售機會和可能(文創特訓營模塊詳見文末)。
在新媒體渠道轉型迅速的文通天下,將2025年的年度策略定為全員銷售,重塑打品能力。近年文通天下在蘇州設立原創插畫基地——中采插畫,為圖書內容提供源源不斷的配套插畫,也做兒童原創繪本。同時還成立了新媒體圖書營銷公司中采文化,其總部位于北京,自媒體基地設在洛陽(2025年特訓營課程研學基地之一,詳見文末)。公司業務由直播中心、短視頻中心、客服中心三大核心板塊組成,每天每間直播間連播12小時。提供新書發布、打造爆款、代播服務、短視頻創作服務、店鋪代運營服務、客服服務等。通過調整經營策略,布局自有IP和渠道,2024年文通天下銷售目標比上年增長40%。
用戶運營深度革命。從內容電商的發展趨勢看,參與其中的出版機構運營深度在逐步加深。
以2024年小紅書圖書賽道的整體情況為例,三大趨勢明顯。第一,用戶年齡層整體上移,大眾書目開始入場。小紅書商業化最初圖書品類以童書、繪本為主,而今漫畫、小說、動漫、藝術等品類增長勢頭迅速。第二,成交場景豐富,以筆記為主,店播成為新增長點,2024年同比增長約300%。第三,從圖書商家角度來看,如“小彼恩”賬號2024年“雙11”期間銷售額超500萬元,“中信童書”賬號年購買UV(Unique Visitor,代表用戶訪問量)超過28萬,“三聯少年新知”“人民文學出版社”等賬號運營效果不俗。人文社《哈利·波特》25周年紀念版本在小紅書單日成交額突破500萬元。
2025年出版行業在小紅書的機會點主要包括,重點書的精細化種草運營。同樣值得關注的是,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分社2024年在自營短視頻電商渠道同比增長超過了50%。這主要得益于2024年分社在總社基礎上增設專門針對短視頻電商領域的“突擊隊”。突擊隊成員以95后、00后為主,專注于短視頻電商領域。這個團隊在市場調研基礎上,能準確捕捉反映市場機會和產品優勢的“真數據”,找到市場的真正機會點,不盲目跟風。上述相關策劃、運營人員以及新資源對接均將在此次特訓營課程有所呈現(詳見文末)。
05 五個破局維度
數據智能驅動精準出版。未來的出版需要建立在構建用戶畫像系統數據基礎上,整合電商數據、閱讀行為、社交輿情,建立動態用戶標簽體系。AI輔助決策系統。應用機器學習算法預測選題市場潛力。動態印數調控模型,助力出版機構結合預售數據、渠道反饋實時調整印數。
內容價值立體開發。內容服務產品化。將圖書內容解構為音頻課、訓練營、知識圖譜等衍生形態。通過“圖書+訓練營+AI陪練”等各類豐富的服務模式,進入真正的內容市場進行角逐。IP跨媒介運營,構建“圖書-影視-游戲-衍生品”等IP生態鏈,精準觸及用戶的情緒、使用場景,落地到真實消費場景中。
渠道生態優化重構。電商終局是中心化,產業中心化,達人去中心化。平臺需要內容力,產業端和內容端共同發力。出版機構的新媒體內容產出一定不是走“店播”路線,而是人設化、IP化。未來的競爭不再是貨品、推廣費等,而是人本身。出版上游企業需要掌握足夠多的優質內容創作者,進行定制化運營。比如,開發短視頻專屬產品線、定制封面、附贈課程等差異化要素。私域流量精耕,通過各類工具構建深度用戶關系。
組織能力敏捷升級。建立柔性生產體系,通過數字化工作臺實現編印發全流程協同。培養復合型人才,構建“編輯+運營+數據分析”的鐵三角團隊。構建開放創新生態。打通業內外資源屏障,生產邊界外拓,與高校、科技公司、內容平臺等建立創新聯盟,實現資源的共享與疊加,探索出版+的創新發展路徑。
成本控制精益革命。智能印廠聯動系統,通過物聯網設備實時監控生產進度;基于市場需求彈性實施差異定價,根據不同渠道進行產品定制將成為普遍趨勢;庫存共享網絡,建立區域聯合倉儲體系,通過"云倉"系統提升庫存周轉率。
06 重構與新生
站在2025年的門檻回望,出版業的變革已從渠道遷移進入價值重構的深水區。當知識獲取路徑發生根本改變,出版人需要重新定義“書”的價值內涵——它不僅是知識載體,更是連接用戶的知識服務入口;不僅是文化產品,更是構建精神共同體的情感紐帶。
行業的破局之道,在于以數據智能為引擎,以用戶價值為核心,構建“內容+服務+體驗”的新型出版生態。
這要求出版機構完成三個根本轉變:從內容生產者進化為知識服務商,從圖書經銷商轉型為文化運營商,從傳統出版商升級為數字生態構建者。
那些在寒冬中堅持創新的出版機構已經證明:當紙頁與代碼融合,當思想與科技碰撞,出版業不僅能穿越周期,更能在數字文明時代創造新的文化價值。
2025年的市場難關,將成為出版從業者的重要轉折關卡。在這場變革中,唯有堅守文化初心,擁抱創新思維,方能在時代浪潮中書寫新的出版傳奇故事。
資訊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Y172sooY4O-5HPbFw58onA